2020年伊始的这场新冠疫情,不仅牵挂了全球人民的心,也给诸多行业、企业的复工复产带来了困境。如何将疫情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畴,如何减少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,各企业如何扛起推动经济稳定复苏的旗帜,成为了今年很多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。实际上,京投科技一批最美逆行者,已通过实际行动完美地交出了答卷。
在疫情期间,他们在做好充分防护、严格遵守各地防疫要求的前提下,逆势奔赴国内外20余座城市,持续推进项目进程,进一步开拓了京外地铁交通的ACC、AFC、PIS市场,服务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。其中,京投科技旗下华启智能公司在印度市场的表现十分突出。
自2015年起,华启先后中标了印度加尔各答、诺伊达、那格浦尔、孟买、浦那5个城市7条线路共935辆车的车载PIS项目,占据了印度85%的市场份额。面对印度项目,华启精心组织有力团队进行研发、实施与维护,在系统设计时,就充分考虑到了印度的气候特点,并针对部分客户的定制化需求,进行了相应的设计。然而今年1季度以来,印度逐步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下,形势日益严峻。面对疫情持续蔓延,印度诺伊达地铁公司决定对当地18列车辆新增PIS系统防疫广播,并要求华启立即完成。这项突如其来的任务,给华启智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尤其是3月24日,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实施全国公共隔离,取消一切国内交通和国际航班,这意味着承担任务的员工需要留守印度,并与国内的家人进行短暂的分隔。面对艰难的选择,华启智能的“逆行者”们充分发挥了京投科技的集团精神,在印度当地保持“24小时待命”状态,随时随地对项目做出快速响应,隔离期间办事处员工先后8次赴项目现场升级防疫广播、处理故障等。华启智能员工勇敢逆行的同时,公司也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保障。2月起,华启智能便要求统计驻印度所有员工身体状况,并在当地统一采购口罩、手套、防护服、消毒液等防疫物资,分别发往诺伊达、那格浦尔两个办事处及本地员工家中。4月中旬,公司向坚守岗位的中印双方员工发出慰问信,向他们及家人致以诚挚的感谢与问候;同时还发送了防疫知识手册和中国防疫成效的宣传视频,请中方员工带领印籍员工一同学习。
胡成迪在现场调试
王刚在印度项目现场
此前,北京市市委书记蔡奇曾特别指出,疫情期间,国有企业需要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,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,提高复工复产效率,加强与海外供应链合作,守望相助,力争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不退不让,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。
应该说,华启智能最美“逆行者”的勇敢坚守,充分展现了国有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而这些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精神是分不开的,正是这种“快速响应 诚实守信”的华启文化,让公司在印度市场深受合作伙伴好评,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建设做出了良好的正向影响。